未來媽咪——
孕期的飲食營養,不僅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也關系到出生后嬰幼兒的體質和智力。因此,科學地調配妊娠各時期的飲食營養,對優孕、優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孕期的飲食應根據其特殊的營養特點進行安排。
孕期注意事項
高血糖
孕婦血糖高容易導致營養過剩,胎兒巨大兒的可能性較大,而且寶寶出生后比正常人患糖尿病的幾率要高出好幾倍,血糖偏高組的孕婦生出體重過高胎兒的可能性、胎兒先天畸形的發生率、出現妊娠毒血癥的機會或需要剖腹產的次數,分別是血糖偏低組孕婦的3倍、7倍和2倍。另一方面,血糖過高則會加重孕婦的腎臟負擔,不利孕期保健。
蛋白質
女性在妊娠期中身體會發生一些生理方面的變化,對于蛋白質需要量會逐步增加,孕期高蛋白飲食,會影響孕婦的食欲,增加胃腸道的負擔,人體內可產生大量的硫化氫、組織胺等有害物質,容易引起腹脹、食欲減退、頭暈、疲倦等現象。
高脂肪
脂肪本身雖不會致癌,但長期大量進食高脂肪食物,會使大腸內的膽酸和中性膽固醇濃度增加。如果孕婦長期高脂肪膳食,勢必增加女兒罹患生殖系統癌瘤的危險。長期多吃高脂肪食物,會使大腸內的膽酸和中性膽固醇濃度增加,同時,高脂肪食物能增加催乳激素的合成,促使發生乳腺癌,不利母嬰健康。
高鈣
孕婦補鈣過量,胎兒有可能得高血鈣癥孕婦若盲目地進行高鈣飲食,大量飲用牛奶,加服鈣片、維生素D等,對胎兒有害無益。營養學家認為,孕婦補鈣過量,胎兒有可能得高血鈣癥,出世后,患兒會囟門太早關閉、顎骨變寬而突出等,不利健康的生長發育。
進補誤區
補藥
有些平時體質較弱的婦女,懷孕后覺得腹中胎兒迅速增長發育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都得自己承擔,再好的補藥,也要經過人體代謝過程,增加肝腎負擔,還有一定副作用,所以對孕婦和胎兒都會帶來程度不一的影響。有的孕婦服了大量的蜂乳,導致嚴重腹瀉,最終流產。常服人參蜂王漿、洋參丸、宮寶等,會損傷孕婦和腹中之胎。孕期小腿抽筋,便常服維生素A、D,結果造成維生素A、D過量,引起中毒。
熱性食品
每個食材都有其自身的營養價值,但一旦不新鮮、發芽、未煮熟,或是采用非常規手段催熟后,就可能會產生毒素,危害到身體健康。在孕期不能吃熱性食物,如狗肉、羊肉、胡椒粉等。孕期進補,應遵循“宜涼忌熱”的原則,即使是水果,也應吃性味平、涼之物,如西紅柿、生梨、桃子等。
擅自進補
懷孕初期,害喜癥狀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準媽媽的胃口。在飲食上,一般不提倡大補營養,主要以自己的喜好為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吐的比較厲害的孕婦,要注意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等進入孕中期,孕吐反應消失,這時再補營養也來得及。
人參
孕后,月經停閉,臟腑經絡之血注于沖任二脈以養胎,孕婦處于陰血偏虛,陽氣相對偏盛狀況。人參屬大補元氣之物,會使孕婦氣盛陰耗,氣有余則“推動”胎兒,使胎兒受損受危,不利安胎。